编辑述评 |
锚定“双碳”目标 贡献航运力量 |
发布日期:2021-10-22 作者:李琳 访问次数: |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双碳”目标的提出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大势和航运产业走向。 10月16日,中远海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付刚峰在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的“可持续交通与绿色发展:气候变化减缓、适应及抵御”主题会议时表示,绿色发展是海运业的重要使命,也是海运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些年,中远海运及其下属单位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走绿色转型之路,以船舶装备制造产业为代表的中远海运重工就是践行者之一。 为落实海洋强国战略,促进航运业和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在国际海事界的贡献度,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率先发起并联合国内外高等院校、船舶建造、船用设备、新能源供应、船级社、金融机构等企业及社会团体成立船用清洁燃料应用技术创新联合体,致力于新型绿色船用清洁燃料应用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就在中远海运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的当日,这个中国第一个“船用清洁燃料应用技术创新联合体”(Marine Clean Fuel Joint-Study Union,简称“MCF”)宣布成立,后续还将广泛吸纳国内外有志于船用清洁燃料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加入。该平台的第一个联合科研项目“氨动力双燃料燃烧、供应功能性研究及示范”项目也在当天签订了联合研制意向书。 作为合作平台,MCF将充分发挥联合体各成员单位的技术及资源优势,解决新型绿色能源应用于船舶燃料的共通问题,工作内容包括替代燃料的安全性评估、替代燃料性能及效能研究、替代燃料相关船用设备研发等,提出新型燃料上船应用及产业链流程的全贯通思路,践行航运业低碳化发展。 据了解,中远海运重工自2016年重组开始就通过实施科研计划项目和智能制造专项计划两轮驱动科技创新工作,且持续优化完善。为丰富科研项目立项方式,发挥重大科研项目的资源集聚效用和带动作用,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效,中远海运重工制定了《中远海运重工指定研究科研项目实施细则》,该细则旨在激励团队采用“产学研用”联合方式,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此次签约的“氨动力双燃料燃烧、供应功能性研究及示范”项目就是该细则下诞生的首个指定科研项目。 交通运输行业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汽车可以从“加油”向“加电”转型,巨轮也正向“少吐”甚至是“不吐”二氧化碳转型。中远海运重工的这两项签约标志着其在探索船舶用能变革方面正走上了绿色探索之路。 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企业,中远海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和带动行业稳妥地向绿色低碳演进。中远海运下属各航运产业集群纷纷锚定“双碳”目标,你追我赶、步伐不停歇,始终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发挥着行业领头羊的领跑作用:5G技术加速推动首个无人自动化绿色码头使用和发展;船舶及码头岸电设施紧锣密鼓改造、铺设;GSBN区块链联盟通过“无纸化放货”缩减航运物流成本实现绿色运营;数字化转型推动端到端服务质量提升,助力化解物流“硬梗阻”难题,在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同时践行绿色低碳……中远海运正抓住机遇,率先探索、勇于实践,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为绿水蓝天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