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市场化改革深度融合实践 |
发布日期:2021-09-17 作者:中远海运发展党委课题组 访问次数: |
2016年,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中远海运发展作为集团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多年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产融结合、以融促产”的中心任务,结合“市场化机制、多元化来源”的特点,着力在改革过程中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从实践出发,通过中远海运发展的改革发展实际以及党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成果体现,对市场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重要启示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中远海运发展市场化改革探索历程 市场化改革是国有企业的现实需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而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企业提高效益和效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让企业能够适应更为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 2016年,中远海运发展完成了自身的转型重塑,由原来集装箱班轮运营商转变成为了以船舶租赁、集装箱租赁、集装箱制造、航运供应链金融投资等业务为核心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是两大集团合并过程中业务模式变化程度、职能定位转型幅度、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最大的二级公司。在开启新的发展篇章后,公司主动适应全新的行业环境,在产业领域布局上、治理模式上、人才机制建设上、企业文化构建上,朝着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断探索。在这些进程中,公司党委深刻认识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作为,推陈出新,发挥作用,从把控战略方向、服务经营创效、促进团队融合、抓好安全稳定、自身组织建设等多个方面给予市场化改革正向引导与支持,让企业迸发出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 二、中远海运发展市场化改革中党建发挥引领作用的着力点 在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中远海运发展各级党组织主动拥抱企业新的发展业态,充分运用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党建工作的优势特点,用新思路打开视野、用新举措拓宽影响、用新内容打造品牌、用新标准检验成效,积极探寻党建工作在市场化背景下发挥引领作用新的着力点,归纳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把好产融结合的战略方向 在中远海运发展重组成立之初,公司党委深度理解集团顶层战略、充分贯彻上级战略意图,主动做出战略取舍,积极升级战略定位,努力抓好顶层设计。依照“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以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党委会前置研究为主要抓手,为公司战略的制定把关定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党委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同时,为确保战略得到顺利实施,公司还组织开展“发展面对面”价值论坛,领导干部以面对面形式宣讲企业的战略规划,现场回应广大干部员工的疑问和困惑;以党建责任制为着力点,形成了落实企业战略规划层层推进的责任体系;此外,中远海运发展还以党建促进企业的战略协同能力,在市场协同、产业协同、组织协同中推动基层党组织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进行有效对接,促进各业务领域共同发展。 在党建引领下,中远海运发展确立了打造具有中远海运特色的卓越产业金融运营商的新愿景,明确了产融结合、赋能主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了战略规划,凝聚了战略共识,增强了战略信心,与产业链上下游兄弟单位的合作项目也陆续开花结果,落地实施。 (二)抓好基层党建的质量提升 在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中远海运发展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持续推进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和市场化改革的融合并进。首先是在组织力量上扩大党建的覆盖面。5年来,公司结合实际共铺设了包含5个直属党组织、36个基层党支部的组织体系,各市场化单位党组织健全率达到100%,实现了党的组织覆盖和行政单位覆盖相一致。其次在攻坚克难上增强党组织的战斗性。公司通过各类宣传教育媒介,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增强广大职工对党的领导、公司发展战略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最后是在活动载体上增强党建的感染力,把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优势通过更加灵活多样、接地气的方式落实落地。每一次的党建活动、党务培训,中远海运发展都以是否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是否有效提高了参与率和认同感,是否增强了影响力作为自身工作的标准来考量,精心打造富有感召力、影响力、生命力的党建活动品牌。 (三)管好业绩导向的干部队伍 2017年初,集团党组决定在中远海运发展开展市场化人才选聘和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此后,中远海运发展强化市场对标,突出业绩导向,走出了一条人才机制创新的探索之路。这一过程中,党组织积极履行领导、监督、管理、培养职责,为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保障。首先是正确用人,加强市场化团队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委全程参与选聘过程,以市场化方式和标准择优选聘高级管理人才。其次是严格管人,突出市场化契约管理,形成“一岗一契约”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通过“基本指标、分类指标、约束指标”的考核分类架构,为每位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量身定制了专属细分指标体系。最后是放手育人,提供市场化激励举措。公司党委坚持“强激励、硬约束”的市场化导向,营造了“以能力决定位置、以业绩决定价值”的业绩导向和“举贤任能、一视同仁”价值导向。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努力,公司市场化干部培养逐步进入良好发展态势。 (四)树好风险控制的隔离屏障 转型重组后的中远海运发展各类业务具有跨境管理、全球化经营、交易对手多元、资金流量大、项目标的高等特点,且金融本身具有的专业性强、风控难度大、行业监管严等属性,对经营风险、廉洁风险的把控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公司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组织围绕市场化的业务流程、市场化的人员构成、市场化的经营环境,始终坚守金融业务脱虚向实、服务航运主业的工作总基调,切实加强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的监督管理,抓住国企领导人员这个“关键少数”,不断校准思想之标、上紧监督发条。通过警示教育、集体廉洁谈话等形式,常态化对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约束提醒,坚持挺纪在前,持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此外,公司党委也高度重视市场化改革中的风控体系的搭建,以理念为引领、以组织架构为基础、以制度限额为指引,确定了“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依法合规经营价值观和“全员参与、防控并举、全程控制”的风险管理理念,构建了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相契合的“三个层次+三道防线”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五)用好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 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按照集团“四个一”文化目标,中远海运发展提炼并搭建了以“追求卓越,务求实效”为核心理念的“卓实”企业文化体系。在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公司开展一系列宣讲、培训和相关主题活动,将抽象的企业文化理念以具象的实体形态呈现出来。“卓实”文化体系确立以来,在公司党委持续推动下,公司内原有不同“身份”来源的员工之间情感互通、文化共融有了更为明确的内涵基础和实践载体,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获得感得到了明显提升,内部的决策效率、沟通协作机制也持续得到显著改善。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30家标杆企业”“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上榜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三、工作实践中的思考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市场化改革中举旗定向、强根铸魂作用。愈是改革向深,愈显党建之重。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的建设,加强政治引领,突出政治功能,增强政治定力,永葆政治本色,围绕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核心任务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将国有企业政治优势有效转变为市场化改革发展优势,以党的建设为市场化改革举旗定向,强根铸魂。 (二)提高党建吸引力,凝聚起市场化改革的更强大力量。要通过大力开展高质量党建,不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改革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开展党建工作,延伸党建工作内涵,扩大党建工作功能,让党建成果看得到、摸得着,让更多市场化人才理解、拥护、投身党建工作。 (三)促进党的建设与市场化改革工作深度融合统一。我们始终要不断健全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保障落实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对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方针调整、项目投资等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行使把关权,切实以党的建设优化提升企业内部治理。坚持践行党的组织路线和发挥市场作用融合统一,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同市场化人才选用育留机制相结合,持续提升党管人才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为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提供人才保障。 (四)建立完善党建责任体系,打造党建赋能闭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科学开展党建工作是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等各方面优势的重要前提,是党的建设有力有效赋能市场化改革的必要环节。这需要国有企业始终坚持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效检验企业党建工作成效,将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与领导班子的综合考评、经营业绩考核等相衔接,推动各级党组织在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在高质量党建工作中不断提升市场化改革能力水平,努力构建党建与市场化改革融合发展闭环,以党建引领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改革浪潮中高质量发展。 潮平岸阔帆正劲,乘势开拓迎风来。中远海运发展在“十三五”时期的市场化改革成果证明: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站在建党100周年的伟大时刻,我们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守初心、锚定航向、服务大局,立足“十四五”,持续推进党的建设与市场化改革深度融合,用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为集团打造全球领先的航运企业贡献航运金融版块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