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对接 高水平纾於解困 航运央企用行动诠释客户至上
发布日期:2021-07-09  作者:本报评论员  访问次数:  字号:[ ]

  评论

  受全球疫情蔓延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全球供应链节奏被打乱,集装箱运输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眼看着港口拥堵、运力紧缺等问题给广大中小型实体企业带来了诸多困难,作为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综合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航运企业,中远海运主动对接中小直客,精准投放资源,以为中小客户办实事、解难题的态度,高水平化解其当下难题,这背后展现的是全球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企业大局为重的意识、深度协同的能力、创新驱动的思维和合作共赢的姿态。

  大局为重,是实现“六保”“六稳”的前提。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六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下,我们认识到,中国疫情的有效控制使全球大量的外贸订单集中在国内,而受疫情影响国际海运市场箱量、舱位紧张,许多国内实体企业无法及时出货,生产线压力增大。作为中央企业、全球航运企业的领头羊,中远海运从大局上谋划、从细小处着手,主动出击,切实担负起为中小实体企业“减压”的重担,为其纾於解困。

  深度协同,保障实体经济运转顺畅。面对全球仍不明朗的疫情形势,实体企业本就已面临资金回流缓慢的难题,如供应链服务企业纾於解困能力不足,物流环节增多、水陆空衔接效率低下、供给短缺则会使实体企业增加更多的成本。中远海运秉持其资源优势,并自上而下做好预案和规划,对中小客户进行排摸,精准投放资源。在充分了解客户痛点和需求后,旗下各网点企业服务团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取拆分订单、错峰时间、分散口岸等各种组合式出运方法,各网点之间高效协同作业,以为客户畅通出货渠道为第一要义,实实在在为他们解难题。

  创新驱动,领衔物流企业为经济发展造血。物流是经济的血脉,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自身适应了后疫情时期的市场环境后,也不断创新驱动、加快信息化建设带动物流业快速前进,使物流业更多为实体企业解困、为发展“双循环”格局和经济发展输血造血。中远海运深化与港航企业合作,与铁路部门加快中欧班列建设,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智慧航运、建设智慧港口,结合实际推出新航线产品,不断完善电商平台,并“手把手”引导中小客户迈入智慧物流时代。在为客户缓解当下出货压力的同时,让更多客户体验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高效与便捷,以及更加公平公开的物流环境。

  合作共赢,从实际出发兼顾当前与长远。当下,国内中小客户正在经受疫情引发的物流影响,中远海运主动出击、精准对接、灵活施策、高效操作,留给广大中小客户一个可靠可信的合作者的背影。长远来看,疫情改变了货物运输的许多方面,随之而来的是国际货运市场的持续变化,但长久不变的是“诚则通达,信则久远”的合作之道,这也是与客户携手共同应对和抗衡未知变局的法器。聆听客户需求、于困难之处显担当,是一个全球综合物流供应链生态服务商、一家航运央企应有的姿态。

  中远海运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守服务初心、坚定共享共赢理念,践行航运回归服务本质,以终端客户的价值创造为核心要义,高水平服务客户,与客户一起驶入可持续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