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举办武汉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推介会
发布日期:2021-07-09  作者:远海港  访问次数:  字号:[ ]

  本报讯 通讯员 远海港报道 7月6日下午,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推介会在武汉举行,武汉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伟,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文,武汉新港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林,长江航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黄克艰,湖北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涂山峰、武汉新洲区委书记赵利洪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方洁主持推介会。推介会以“支点长江 港通全球”为主题,吸引了长江流域铁路、航运、港口、物流、金融、贸易电商等航运物流企业和合作企业代表出席,共商协作新业态。

  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项目由中远海运所属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持股70%建设运营,是中远海运港口“长江战略”支点。2020年8月1日开工,计划2021年8月1日开港运营,预计2022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可形成100万标箱吞吐量,50万标箱水铁联运量,打通铁路和水路运输间“最后一公里”,形成“铁港同场、运营同场、查验同场、信息同场”的一体化格局,成为长江最大水铁联运基地。

  项目位于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面积约852亩,总投资约28亿元,主要包括码头作业区、铁路站区、附属作业区三大部分。其中,码头作业区建成4个集装箱泊位,可靠泊作业“1140”船型,预计年吞吐量可达100万标箱;铁路站区建成1束1050米铁路装卸线,实现整列到发,年集装箱水铁联运作业可达50万标箱;附属作业区为水铁联运工程,提供拆装箱、洗修箱、空箱堆存等配套增值物流服务。项目同步加入“5G+”等智慧元素,将建成我国第一个铁路装卸自动化码头,推动长江传统港口向绿色智慧新型港口的转型升级。

  江伟在致辞中表示,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项目开港运行后,将形成100万标箱的港口作业和水铁联运中转能力,成为内河最大的水铁联运枢纽和内河首座“智慧港口”。武汉市政府将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成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项目,完善集装箱港口群基础设施,打造我国中部地区枢纽港。到2025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500万标箱/年。项目将成为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重要支撑,以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小文在致辞中表示,中远海运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企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在武汉的产业发展,将集装箱业务区域总部和管理中心设在武汉,统筹运作长江中上游的集装箱业务,并在武汉建立了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全球信息服务中心及湖北储运物流供应链中心等。未来,中远海运集团将以武汉为支点,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项目为平台,利用中远海运系统内的航运、港口、物流、金融等资源集群为广大客户合作伙伴做好服务,畅通长江全程供应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鼎力助推武汉打造中部枢纽港口城市,助力湖北省和武汉市高质量发展。

  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项目由中远海运港口公司旗下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作为股东方代表,冯波鸣表示,中远海运港口将继续秉承“The Portsfor ALL”的发展理念,依托中远海运集团全球领先的航运、码头与物流等全链条资源以及武汉的中心区位优势,全力赋予水铁联运新动能,致力为客户提供操作效率更高,响应需求更快,综合物流成本更优的供应链增值服务;借力中远海运在5G智慧港口的丰硕科研成果,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前沿科技,积极打造智慧港口示范工程;携手合作伙伴加快推进阳逻国际港一体化运营,构建辐射中西部和中上游、贯通全流域的综合性物流枢纽。

  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邱金城作为项目负责人,从市场关注点、武汉优势、项目推介、产品介绍、案例分析等5个方面作了《智慧港口支点长江 水铁联运港通全球》主旨推介,全面呈现了项目“一站式”水铁联运、中游大船母港水水中转、港站同场、集散转换、仓储配套功能等一应俱全的服务特色。

  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项目以水铁联运、水水中转、定制升级和按需转换不同包装这三大产品为主打,实现上游全中转、下游全分流,将为长江中上游翻坝作业、水铁联运等现有物流路径痛点提供高效、全程、经济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以“成都-上海”为案例,通过数据对比了公路直达、铁路直达、水路直达、水铁联运(武汉中转)这四种运输方式的成本和运输时长。水铁联运在降低二分之一成本的同时,可大幅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水铁联运码头也将实现无人化、无纸化以持续提高作业效率,并以功能齐备的附属作业区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随着传统江海联运和中欧班列在项目的交汇融通,将进一步打通东北亚、东亚、东南亚经武汉至欧洲的国际物流贸易新通道。

  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项目是我国中部地区枢纽港建设核心项目,也是国家长江干线港口12个重点水铁联运设施联通项目之一,对于武汉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打造“五个中心”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现已成为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新名片。2020年8月1日开工以来,项目工程建设克服了涉水、涉堤、涉防洪安全区,以及铁路、城市道路、综合市政配套、设备制造安装等一系列堵点、难点问题,计划今年8月1日开港运营。最终形成“铁港同场、运营同场、查验同场、信息同场”的一体化格局,真正打通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