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的缘分 |
发布日期:2021-06-04 作者:安哥 访问次数: |
书海信步 图画书与人们的缘分至少起自汉代,那时有孟母教子故事的图画《孟母断机》。佛教传入后,又产生了大量宗教故事画,以敦煌壁画最为典型:多幅而连续、线条清晰、色彩斑斓,简直就是大型的彩色连环画。山东曲阜孔庙内留有12幅石刻画,细腻生动地描述了孔子生平主要活动,堪称我国最早具有完整故事的连环画。20世纪二十年代,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一批画本故事书,正式称作“连环画书”。以后各种图画书如雨后春笋,内容除了讲故事外,还介绍各类知识等。因为主要对象是孩子,所以民间称之为“小人书”。 其实,不少文化名人都跟“小人书”有缘。鲁迅幼时就收藏了不少绘本书,像讲解植物和鸟兽鱼虫的《花镜》、古小说故事画《荡寇志》《西游记》等。而画着人面兽身、鸟首龙体等神奇怪物的《山海经》最是让他爱不释手。儿时的鲁迅就是从这些“小人书”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从而滋生了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作家孙犁少时经常被小摊贩摆着的各种连环画吸引,尤其喜爱京剧故事、古典小说之类,还流连多家村舍,观赏村民挂在墙头的民间神话传说彩画,由此激发了丰富的想象,播种下文学的种子,在孙老以后诗情浓重的小说中就展现出鲜明的画意。 我和“小人书”也有不浅的缘分。据父母回忆,还是牙牙学语之时,我就整天捧着两本彩画图书《数数看看》和《孔雀东南飞》,似乎冥冥之中预示了我的将来:前者是我从事到老的职业财务会计,后者是我毕生爱好的文学艺术。学龄前我的主要读物就是这种开本较大、纸页较薄的彩色图画书。父亲发薪日就是我的节日:买回新书,满鼻清香,乐乐呵呵……上学前,我收藏的“小人书”足足有两大抽屉!童年时光,我玩过不少快乐的游戏、吃过很多香甜的食物,可大都淡忘了,而五彩缤纷的“小人书”记忆却挥之不去:久久翻看的甜蜜远胜过糖果;一个个美丽的梦跟书中的画一样……浅显有趣的知识画本配上歌谣或童话寓言,介绍草木鱼虫、山河湖海、飞禽走兽、日月星辰、车船屋宇……如同奇妙的花园,令我流连忘返,吸引我寻幽探奇;《刘文学》《董存瑞》《刘胡兰》等革命故事令我感动、识得善恶,向往长大争当英雄。最令我陶醉的还是绚丽多彩的文学画梦:念着一首首动听的古诗,看着画中诗人举头望月、跋涉山野、徘徊江岸……在大人的解说下,我知晓诗人不凡的经历,初觉人生的喜怒哀乐。精美的寓言故事给我无穷乐趣,也让我悟出不少道理,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流泪之余,懂得美丽的背后还有许多悲惨辛酸。 我也借看过一些开本小、页数多、黑白线描的图画书,故事长的还分好几册。老上海的街边、弄堂有许多小书摊,就摆着一架架这样的“小人书”,花上几分钱,可随意挑着看。摊主悠悠然端坐吸烟,或闭目养神。大大小小的孩子或靠着树干、墙壁,或干脆席地而坐,嘶拉嘶拉地翻书,嘴里还念念有词……我见到过残缺不全的《西游记》《红楼梦》,善良可爱、智勇双全的孙猴子让我既敬佩又亲切;红楼故事对幼小的我来说虽有些迷蒙,但那庭院深深、落英缤纷,还有那洒泪葬花的黛玉,都给了我无穷想象,从中朦胧感受到了古典文学悲欣交集的醉意。上中学后,从同学那儿借阅了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平原枪声》《林海雪原》《山乡巨变》等连环画,首次感受到现代文学的魅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自传《三部曲》对正在成长期的我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帮助极大。这些“小人书”又激发并引导我日后去阅读原著,算得上是我跨入文学大门的“领路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小人书”随大批优秀经典作品被当作“毒草”扫入冷宫。书店见不到“小人书”了,借书摊也不见了,我的藏书于是成了香饽饽,邻里孩子、同学争相求借,但借出后都泥牛入海。其时我家遭困厄,惶惶不宁,无暇顾及,任书散落殆尽。 年年岁岁,我奔波忙碌之余,取次书丛懒回顾;岁岁年年,我华发满头,深深怀念起童年,当然还有失散多年的“小人书”!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财务(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