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尘封的回忆
发布日期:2021-06-04  作者:王思  访问次数:  字号:[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受访者:阮瑜

  党龄:78年(1943年7月入党)

  原职务:上海海员医院顾问

  1943年7月,年仅16岁的阮瑜参加新四军七师卫生部中训班,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一次突围任务执行过程中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在任务胜利完成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深秋的鸭绿江畔,狂风大作,无处躲避严寒。因朝鲜方面战局未定,为躲避美军敌机的狂轰滥炸和扫射,战士们白天在草地或山洞休息隐蔽,夜晚步行70-80里向东线战场挺进,泥泞的褐藻裹满了棉鞋,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踉跄前行,虽然身着棉袄,但很多南方战士的耳朵上、手上、脚上依旧长满了冻疮。一路上,都是美军轰炸后的破瓦残垣,满目疮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夜晚,还能听到破房子里传出婴儿的啼哭声和年轻士兵哼唱的志愿军军歌,真的不知道这场战争打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回忆他参加革命的十年时间,阮瑜经历了大大小小多次战斗,营救了无数战友,虽然不是直接与敌人拼刺刀,但面对战场上伤员牺牲的场景,早已习以为常,无所畏惧。阮瑜因在战场上施救其他伤员而被玻璃、铁丝划伤的手臂上仍保留了深深浅浅的多处疤痕。

  2019年,92岁的阮瑜在儿子的陪伴下,时隔半个世纪,再次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安徽无为县。看到了家乡学校依旧简陋,他回到上海的家中辗转难眠,决定拿出多年的积蓄,其中也包括老伴离休干部的去世抚恤金,为无为县小学捐献10万元,成立了阮瑜助学基金,并响应无为县政府号召,捐款修建了三尖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亿万人民携手抗疫。阮老年岁已长不能再去前方,便委托街道捐款10000元,献上绵薄之力,支援国家抗击疫情。

  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新四军老战士的回信,阮瑜作为新四军老战士、老党员,也是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一员,应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邀请,撰写了感想:“我虽然老了,但受党的教育数十年,我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和总书记的指示,认真学习‘四史’,庆祝建党100周年,争取做一个优秀的老党员。”

  在阮瑜老先生简朴的家中,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柜子的纪念章和奖状。在采访过程中,他始终握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兵役证,他说这是最宝贵的东西。当我们提出为老先生拍一张照片,他特地找出党徽佩戴在左胸最上方,并郑重地敬军礼。我们明白,他心中最放不下的是一名军人和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