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度”入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以中海太平洋轮为例 |
发布日期:2021-06-04 作者:骆航 访问次数: |
工作杂谈 在远洋船舶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如何既能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落实公司的各项要求,又能紧贴船舶工作实际,守正创新,多点发力?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两个方面,可以从“三个度”入手。 一是要让党史学习教育有强度。如何才能有强度?以笔者所在的中海太平洋轮为例,船舶党支部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公司党委指示要求,把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引,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计划部署,建立学习机制,同时结合船舶生产运营实际,细化分解6大类、212项具体学习计划清单,逐项明确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完成时限和责任主体。 笔者认为,只有全面强化党支部对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领导,压实船舶党员领导的学习主体责任,确保党员们学有目标、做有方向,掀起船舶党支部学习党史的热潮,形成船舶领导带头学,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跟进学,利用红色资源深入学的氛围,这样才能让学习有强度。 二是要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深度。如何才叫有深度?关键在于要抓好“三会一课”,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的原则。组织自学、集中学习、研讨交流是基础,而诸如讲述红色故事、观看红色影片、重温红色经典等是创新。学习中,让图文并茂串联红色记忆历史点滴,引领党员重温历史现场、再现苦难辉煌,让学习更贴近工作中心、更贴近船舶实际、更贴近党员内心,这样就能让党史学习教育有了深度。 这里要指出的是,开会也好,学习也罢,尽量不要采取一个人从头讲到尾,其余人只听不说的模式,这样效果比较有限。应结合远洋船舶上的实际环境,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工作现场,通过将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相结合,让船舶党员在学党史的过程中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美好的期待。以中海太平洋轮为例,船舶党支部打破传统会议模式,让船上的老党员、老干部和年轻的普通党员或轮流讲,或两三人一起讲,这样既能令学习更加生动活泼,又能博采众长,同时也为党员们搭建了展示自我和互相交流的平台。 三是要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温度。如何才能有温度,笔者认为,无论是学习过程还是学习成果转化,都能贴近人心才能叫有温度。船舶党支部除了传达文件精神,还要将党员关注度高的问题结合党史一并学习,实行领学者先学深、学懂,再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讲出来给大家听,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又能感同身受他人的思想活动和学习成果,促进大家主动参与到船舶重要工作的讨论中来。 此外,还要将解决“急难愁盼”与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船员实际问题相结合,深入现场学习交流,通过实践找准学习教育和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开展为船员办实事的活动。例如,在中海太平洋轮上,就开展了网络资源互助、高温酷暑的绿豆汤、梯口值班的降温冰桶、自购配件修理娱乐活动设施、业余时光拍摄永恒记忆纪录片等。船舶党支部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全船上下凝心聚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船员、深入人心,积极营造船上健康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让船员在解决问题中增强获得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度。 有了这“三个度”,党员的学习成效就能提高,全船的凝聚力就能增强,同时也为更好保障船舶航行安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解决船员难题,帮助船员办实事等方面,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作者为中海太平洋轮挂职船舶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