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
发布日期:2021-05-14 作者:张俏云 访问次数: |
书海信步 生老病死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需要经常面对的生命过程,也是在许多人眼中医护人员应该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然而阅读了《最好的告别》给予我深深的感触,不是我们习惯了,而是我们把情感隐藏得更深、更不露声色而已。 《最好的告别》讲述了关于衰老与死亡的常识,与其说是常识,还不如说是给我们面对衰老至死亡这一过程的经验分享。从事着康复医疗工作的我,有着更多的接触老年人的机会,因此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触更为深刻。 衰老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但多数人却不愿意承认和接受已经在慢慢走向衰老的现实。像书中提及的,衰老带给人们的客观现实,人们常常喜欢去干预及补救,用美好的期待去掩盖暂时的遗忘。但是最终的客观现实如期到来,让没有心理准备的情绪如决堤般瓦解崩溃。不管面对着亲朋好友还是我们工作中天天接触的病患者,倾听来自于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才能更了解及理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适及变化。 忘记了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坐下来听听父亲唠嗑了,每一回见面都匆匆忙忙,每一次都交待着、嘱咐着该注意的事项与及时的电话联系,然而父亲需要的仅仅就只有这些吗?已经步入老年的父亲和我遇到的很多患者一样,有着关节退行性病变,有着老眼昏花、耳聋耳背等毛病,但是他仍然让自己活得就像我们小时候那会儿的父亲,努力地在劳动,仍然肩负着我们幸福生活的重大责任。或许很多事情他都做不到或者做不好了,但是仍然孜孜不倦地在操劳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许他只是在寻找他存在的个人价值,寻找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当了解这一心理过程之后,对于很多看似奇怪的现象及事情便更为理解及顿悟了。 在工作中,尝试了解对方的心理,可以更好地过滤言语表达纷乱带来的困扰,更能谅解他人情绪上的不良表达,找出根本的原因。良好的倾听时刻存在着,不管是接诊的过程还是治疗的过程,倾听最真实的声音才能让彼此共鸣,并让信任产生,而疗效才能锦上添花。让他人接受一个客观现实,这种声音应该来源于他所信任的人。 衰老,我们无法阻止;衰老而导致死亡,我们无法逆转。但是作为陪伴他们度过衰老过程的人,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衰老的客观存在,减轻他们因衰老而导致身体上的部分不适,维持及保存他们想要的生活方式。尽管生活中有许多让人无可奈何的现实,但是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去努力改变。 【作者单位:广州新海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