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中海岸边看世界 |
发布日期:2021-04-09 作者:吴绮文 访问次数: |
休闲锚地 在土耳其的第一眼远眺,我们就是在爱琴海边,这里的海水蓝得如宝石般,晴空万里时随手一拍便是壁纸大片。海边没有悬崖和栏杆,胳膊一伸就可以与大海亲密接触。各色的店铺、房子就依傍在长长的海岸线上,像极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模样。狗和猫是这里的明星,不像娇生惯养的宠物,也不像生人勿近的流浪儿,它们就是这里的居民。面对匆匆而过的撩逗,这些小家伙信步闲庭,宠辱不惊,只有阳光和睡眠才是它们的毕生信条,仿佛其他皆是浮云。 当地居民大多热情而礼貌,在卡什小镇边,见我们一行黄皮肤黑头发穿梭而过,竟有土耳其小哥大喊:“I LOVE CHINESE!”而懂一点中文皮毛的竟然也不在少数。在费特希耶,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将我困在了离酒店较远的海边,怀着忐忑拦下一辆私家车,开车的小哥竟欣然答应送我回酒店的请求。让我更感动的是那只从我一出酒店就一直尾随的狗儿,在暴雨来临时一直在身边如守护神般未离半步,如果不是身处异国,我想会毫不犹豫地把它带回家了。 第一次看到奥斯曼帝国的遗迹是在摩洛哥,第二次是在土耳其,可以想象曾雄极一时的帝国疆域何其辽阔。土耳其是奥斯曼帝国的中心区域,在伊斯坦布尔的老城街头,遗留的古建筑仍随处可见。以弗所是保留的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纵使已有过万平方米的遗迹已重见天日,但发掘的工作仍一直在进行中。没人能预计还有多少残垣断壁埋藏在这片山林底下,昔日趾高气昂的富人们会想象得到千年以后的变化吗?国家的兴盛和衰亡、文明的兴起和没落,本来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过程,看历史也是看未来。 卡帕多西亚的洞穴旅程也是一番新鲜的体验。据说,这里的洞穴建筑多是因为逃避战火所建,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地方特色。我们在洞穴里睡,在洞穴里吃,在洞穴里穿梭游玩,俨然有种化身霍比特人的错觉。依我观察,这里洞穴房子盛行的原因也许亦与地处山林高原有关。在洞穴中生活可谓冬暖夏凉般的舒适,也难怪这里的洞穴酒店一间接着一间地盖。 在土耳其的最后一站伊斯坦布尔,晴天如期而至。这里也是海鸥们非常喜欢的地方,在街头,海鸥随时在你头顶一掠而过,老皇宫的庭院里被各种食物喂养得壮壮实实的小精灵们悠然自得地在草坪上追逐打闹,视过往行人如无物。更让人惊艳的是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这片横跨了欧亚边界的海水把生活和度假连接了起来,阳光把两岸的建筑染成了金黄,海鸥们在船尾追逐翱翔。我想,每天从这里穿梭赶往办公室和菜市场的人们应该时时刻刻都感觉到被幸福包围着吧。 回国的过程颇费一番曲折。在踏上番禺莲花山码头的那一刻,我想,莫说是一场有希望打胜的战“疫”,哪怕遭遇更大的灾难,也必须要跟祖国站在一起,毕竟这里才是我们的家。 【作者单位:广州中远海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