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本功练成“真功夫” 将安全管理化为“撒手锏” |
——瑞金潭轮创新安全模式全力打造安全标杆 |
发布日期:2021-04-09 作者:郭文彬 访问次数: |
安全是航运企业的保底工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瑞金潭轮在多次FSC检查和各港海事现场检查中均无缺陷通过;接受大油公司、中远海运能源安全检查组、集团安全检查组检查均取得不错的成绩。作为蝉联集团安全检查“优秀”的船舶,瑞金潭轮在船舶安全管理上探索出了一条“标杆”之路。 强化安全意识 铸就安全“压舱石” 安全意识深植于心,方能将安全付诸于行。思想同心。瑞金潭轮在船舶创安活动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在“标杆船舶”创建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积极响应、形成合力,大力推进船舶安全工作。目标同向。“三长一副”共同抓好船员思想政治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工作目标,实行思想政治工作与船舶安全管理共同提高。建设职工小家,打造“我的船舶我的家”的船舶文化,构造“人船合一”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标杆船舶”的软实力,践行“关爱船员,守护航船”的行动纲领。“职工小家卡拉OK娱乐室”“乒乓球和健身器材活动室”等活动丰富了船员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缓解了工作压力,增强了工作动力。步调同拍。瑞金潭轮把船员思想和船舶管理、生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组织有纪律、工作有措施、目标有方向的工作链,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活动,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船舶月刊等载体强化宣传报道,表彰优秀事迹和人物,弘扬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加强安全研究 打造安全“防火墙” “行船三分险。”可见安全生产在船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探索特点。瑞金潭轮把安全作为船舶生产中重中之重,采取各种措施及规章制度来确保安全生产的实施,并且坚持从实践中探寻安全工作的对策,并汇集成册,装订成安全工作口袋书。摸清规律。安全管理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人。瑞金潭轮把安全教育贯穿在整个安全营运之中,教育船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船员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集体培训,如壳牌的三项行动及适应力的培训和应急设备培训等,建立船员体系培训记录本,并对薄弱环节加强培训。找准问题。认真开展以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为核心的爱企业、爱船舶、爱岗位的教育活动,使船员认识到只有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敬业奉献,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营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创新安全手段 打造安全“助推器” 安全工作往往会随着时间、地点等因素进行变化,因此安全手段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创新思维。瑞金潭轮注重强化安全生产预控管理和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全面、多渠道收集船舶安全管理信息,如集团、能源公司安全检查缺陷汇总、“四岗主管”发船的工作提醒等内容,相关人员对照这些信息自查自纠,消除隐患。创新方法。建立专用的“缺陷通报自查”文件夹,对照文件夹内项目逐一进行自查落实。对照近期的安全管理缺陷进行自查自纠,消除安全隐患。将相关资料整理成册,组织对应责任人学习,事后完成自查整改,签字确认,确保自查自纠充分落实。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项目,上报公司并采取临时措施,寻求岸基支持帮助解决。创新手段。在每次抵港前的自查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检查、设备测试、演习操练等。各地区组织和国家海事部门会不定期推出一个主题,就某方面开展专项集中检查,如2020年海事局下发的《船舶排放压载水报告工作指南》、关于渤海水域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及记录事宜等,因准备充分,获得无缺陷通过。 攻破安全难题 升级安全“解码器” 瑞金潭轮的航线短,周转快,给设备和船舶保养增加了一定难度。攻坚克难。船舶“三长一副”每月召开船务会,根据每个航次命令及时调整、落实PMS船舶维修保养内容,做好执行效果跟踪和验证。妥善应对。去年10月,在南海陆丰平台作业期间,瑞金潭轮全体船员齐心协力,成功救助某拖轮的一名落水船员,展现了船员们在面对突发事情的应变处理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无惧挑战。瑞金潭轮在各项迎检中,都做到生活区、甲板和机器处整洁,杜绝跑冒滴漏,保持“三干舱”。始终要求相关人员按规定对所管设备认真保养试验,完善相关台账记录。每次检查前或抵港口前组织全船人员对所有应急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试验,并要求非主管人员也能操作和领会,正确认识FSC等各项安全检查与船舶安全生产的关系。瑞金潭轮始终牢记船舶和人员的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是第一要务和目标。功成贵在持之以恒。瑞金潭轮之所以在各项迎检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得益于全体船员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和永不懈怠的拼搏,他们严格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制度,不断提高各职人员的责任心和素质,减少失误和缺陷,努力实现船舶、人员安全,环境零污染的目标。坚持“创新安全模式,扎实基础管理”,全力打造成为标杆船舶的安全管理示范。 (作者单位系瑞金潭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