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会工作中“互联网+”思维的实践与思考 |
发布日期:2020-09-11 作者: 访问次数: |
工作经验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思维正与我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生着融合,工会工作也不例外,笔者认为,“互联网+工会”是工会工作的一种新模式,它强调从事工会工作的同志要运用好互联网,用创新的思维去开展工作。做好工会“互联网+”建设是时代的趋势,更是工会工作自身不断发展、实现全方位服务职工的重要载体。面对个性化、多元化的职工需求,充分理解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来对工作不断完善与优化,不仅能提高工会的工作效率,也必然会大大提高工会工作的水平。 ◆运用互联网的具体实践与效果◆ 刚刚落幕的“天涯共此时——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庆祝第十个‘世界海员日’海员家书朗读大赛”线上活动可谓是热闹非凡,成效显著。根据统计,本次大赛累计参与作品数达132个,累计录音数597条,累计收听次数154268次,累计收到投票215571票。朗读小程序总用户数达24788人。此次线上朗读活动恰逢端午节和海员日来临之际,中远海运船员采取了朗读家书的形式,让海员和他们的亲人们通过这个线上平台互相倾诉。这次活动打开了船员和家属们的心门,传递了相互之间的情与爱,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展现了新时代海员最勇敢的担当。 此次线上活动参与形式并不复杂,门槛也不高,可以自选朗读素材甚至也可原创材料,这让海员及其家属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在众多参与的原创作品中,有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和正值青春的少年写给自己的父母,情感真挚、热烈,有海员家属写给自己远在一方的亲人,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安静地听着海员亲属朗读着自己的故事,汲取着来自灵魂的力量,深感生活的乐趣和有家人陪伴的温馨。此次活动成功吸引了更多的海员和家属注册、使用公司“海员书屋”,“海员书屋”注册人数从6月份的4064人,增加到当前的27394人,增长了近6倍。同时,关注中远海运船员微信公众号的人数也大幅增加,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运用“互联网+”思维助推工会工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在创新工作模式中的作用◆ 很多职工普遍反映传统的工会活动缺乏新意和灵活性。如果把工会的工作拓展到互联网上,不仅促进工会业务管理扁平化、工作流程优化、工会服务职工普惠化,而且能通过网上网下沟通交流,从而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参与感。“互联网+工会”不仅仅是喊出一句口号,更多的是要找准互联网和工会工作的结合点,形成全新的、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工会工作形态,从而走出旧有的工作模式。 一是运用好互联网可使工会工作内容更形象、方式更多元。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工会运用移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推动群团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了载体创新,使工会工作和活动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拓宽了工会工作的空间,互联网以强大的开放性,打破了地域、区域之间的界限,拓宽了工会工作的对象及其活动的空间,为工会工作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主动适应信息化和新媒体广泛应用的新趋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工会工作,是破解工会组织管理模式陈旧、活动方式单一的有力途径,运用好互联网,对于提高工会组织在职工中的吸引力、凝聚力,进而增强工会活力,推动工会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互联网作为工会工作的新渠道,具有参与人员多、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广大职工接受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变为现实。工会组织借助新媒体组织开展活动,引导接受新教育,交流新思想,扩大新视野,充分反映了基层职工诉求和企盼。特别是在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方面,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较之传统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工会开通的微信平台可以在第一时间向职工展示、推送工会的服务项目,工会可以通过创建微信群、QQ群,增强与职工的互动交流,广泛听取职工的需求,使工会服务更贴近职工,提高服务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工会还可以开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符合职工特点、实用性强的移动客户端和小程序,利用自媒体拉近与职工的距离,实现对服务对象的全覆盖、服务时间的全天候。 三是互联网开辟了工会民主参与的新渠道。通过网络及时了解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信息,可便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决策和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针对性。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开放性特点,增加了广大员工信息量,推动工会工作由传统的单向变为双向、多向交流互动,不断延伸工会活动的触觉。比如工会在组织职工参与单位民主管理方面,基本的形式是由工会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对于一些由于职业特殊性确实很难集中职工参加职代会的单位,可以通过网上职代会运行,可以在规定段时间内实现网上签到、浏览提案、提出意见、表决事项等。 ◆加快推进工会“互联网+”建设的思考◆ 运用好互联网并不是简单地把工作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工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工会发展生态,同时还要借助专业团队加速推进工会工作融入互联网。 (一)着力加强工会在运用好互联网上的领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数字化工会建设,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推进计划并明确责任人。 二是创建工作载体。借助新媒体,通过建立数字化工作载体,因地制宜,推动开展好工会工作。载体既可以是从工会全局工作出发的综合性载体,也可以是围绕工会教育培训、帮扶维权服务等一个或若干个方面的个性化载体。 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加大工会数字化宣传力度,要广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工会数字化系统建设成果以及工会服务职工的新举措,提高职工群众对数字化系统的知晓率和认同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积极优化工会运用互联网的组织模式 工会“互联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工会系统内部资源,加强沟通协调,打通数据壁垒,探索把工会工作的重点放在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上。通过积极打造互联网“职工之家”,让更多的职工群众得到实惠和便利。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通过建立“网上工会”板块,优化网站专栏设置,开设互动栏目,畅通职工诉求渠道。探索开通工会公众微信号,建立微信群,努力实现信息传递“点对点”全覆盖。 二是加强项目服务。尽可能为职工量身定制服务项目,大力推行会员普惠性服务,努力完善帮困慰问的保障平台,努力为困难职工提供特惠服务。 三是加强信息共享。尽可能整合资源,发挥信息共享,应用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实时掌握广大职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工会活动,不断深化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工会在互联网上的聚合效应 笔者认为,为更好地服务职工是工会工作的核心,也是工会运用好互联网的工作目标。要积极推进“互联网+工会”的建设,努力打造“指尖上的工会”。工会干部要不断增强网上工作能力,工会组织要坚持在线学习与互动交流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深入学习与成果检验相结合,既要借助内部局域网优势,完善信息化活动手段,着重把握信息优势,创造性地开展线上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及形式,努力实现网络活动和传统活动相融合相促进,不断推进工会工作向纵深发展。 工会工作的发展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而“互联网+”思维能工会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做到与时俱进,确保工会工作在管理模式上的创新,积极推进工会互联网的运用。笔者相信,如果把“互联网+工会”建设好、维护好、运用好,就一定能提高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就能把工会建设成为广大职工认可的精神家园,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系中远海运船员) |